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空心化倾向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3-09-23 00:00:27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当前在不少地区的农村,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强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出现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相互交织的“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到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

“空心化”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人多地少是我国将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几乎所有的关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建议,都认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一思路固然是破解困扰中国崛起的“三农”难题的不二路径,然而,来自现实实践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一些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政策的落实,传统的“剪刀差”已不攻自破,然而,取而代之的却是同工不能同酬的工资、补偿标准明显趋低的土地等“新剪刀差”,更让农村缺乏活力的是,由工业部门的需求所决定,能够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必然首先是具备相对优势的乡村精英,由此形成了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和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前者指大批农民工的进城,而且都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力,剩下的则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空心”;后者多因前者而生,指在农民新建住宅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原因,新建住宅大部分集中在村庄外围尤其是公路沿线,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是一种地理意义上的“空心”。而更多时候,往往是两种意义上的“空心村”交织并存,并且在已转移出去的农民工中,由于在城乡间辗转的体wf,其后代已对“务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排斥心理。正因如此,最近网络上产生了“农业大国: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天问”。正如40年前法国学者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曾使法国学术界感到震惊一样,如今“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网上疾呼”,无论是杞人忧天还是生于忧患,都使得人们不得不直面农村将面临被“空心化”的危险。

解决“空心化”不能矫枉过正

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而且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与从事其他行业相比,从事农业生产便天然地会有一个落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趋利性流动必然使得农民产生强烈的“跳农门”的冲动,这种冲动又终将陷入两难:或在行政强制不足时农村不断“空心化”,或在行政强制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差别性国民待遇”。而时至今日,我们已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采取逆向调节政策,人为地将农民固定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因为,新农村建设并不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实现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任何阻碍这一趋势的人为因素,不但逆时悖势,而且本身也有违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因此,解决农村“空心化”,绝不能矫枉过正,寄望于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而一劳永逸,而应该在坚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合格的农业经营者,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大户,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事实上,就在农村“空心化”倾向的同时,随着“村官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阳光行动”、“三支一扶”(即支农、支医、支教、扶贫)等活动的展开,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之后,又一次知识青年群体大规模地奔赴农村的热潮已然掀起,这被视为将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的一大壮举。

在城乡统筹中矫正“空心化”

在上山下乡与进城入市两股潮流的交叠中,大学生就业、下岗再就业、农民工就业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归根结底,演化为“剪不断理还乱”的就业难题。倘若农村劳动力能顺利转移出去,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就能得到大幅提升,如此,在就业岗位和就业人员的双向选择过程中,城乡劳动力就业各安其所,就不会存在类似所谓“以后谁来当农民”的隐忧了。因此,矛盾的症结最终落于就业,而解决就业必须统筹城乡。

这里的“统筹城乡就业”,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和调控管理,也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就业促进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提供良好服务,也指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高城乡劳动者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不仅指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指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统筹意识,将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三种主要就业群体通盘考虑,既要看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必要性和趋势,也要高度关注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既要看到知识青年奔赴农村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经济仍将持续增长,我们继续抱有信心。但是,同样,寄望于经济可能会有超高速的增长奇迹是不现实的和危险的,中国经济必然将进入一个以平稳前进为特征的时期。如此,寄望于经济增长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也是并不现实的。因此,只有在统筹城乡就业的视角下,在宏观上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通过深化就业制度、户籍

制度、行政区划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制度安排,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在中观上,激发社会各界调整思路,关注就业,尤其是激发自主创业的热情,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微观上,通过劳动力资源在城乡间交融,互通有无,在从业人员的辛勤创造中、在劳资双方的共同工作中,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唯此,才能彻底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同时扩大城乡的接纳力、吸引力,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