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于考研作弊
今年三月份召开了两会,其中重点谈到了关于考试泄题的问题,2011年,
考试泄题,考试作弊,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诚信问题,国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本来应该是能者居上,然而有了作弊,就会导致很多没有真本事的人投机取巧,浑水摸鱼,而真正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了,所以,如果考试作弊得不到制止,在将来的几十年里,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庸才掌握着中国的命运,而真正的能人却因此而被埋没,然后针对此次考研作弊问题,我认为教育部还是没能拿出较好的解决方式。
尽管教育部提出“强化复试考核”的考研补救举措,但此“一招鲜”却难以担起“维护考试公平正义”的重任。一则,对于那些受作弊、泄题事件影响,分数没有达到复试线的同学,已然丧失“与人争锋、入考试学校”的机会。二则,“可疑考生”没有明确标准,仅凭各高校“跟着感觉走”,其结果不仅可能“纵容作弊者、冤枉面试不佳者”,而且还可能给了某些权贵明目张胆搞特权的机会,造成更深意义上的不平等。
事实上,国家“抡才大典”,几乎面临着全线失守。以往英语四六级、司考、国家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众多国家级考试泄题早已不是“传说”。而据说此次除考研英语外,至少有政治、数学、西医综合答案也被泄露并售卖。泄题链条一直延伸至各类考试命题组与各级考试中心,但在以往的“解题思路”指引下,教育部门似乎更多在强调作弊者如何手段先进、如何严惩考生,却忘记了从作弊的源头解决作弊事件
这其实暴露了我国考试的“漏洞”:
反观国外,升学考试、各种水平测试也不少,却几乎听不到考试舞弊的传闻,原因就在于:一则,其考试组织形式,大多由经过市场检验的专业机构组织担任——“机构之诚信,是为从业之羽毛”,涉嫌泄题犹如“褪毛”大辱,主管部门必会查个水落石出,来维护考试公信力,并努力跟进。二则,招生制度变“一锤定音”为“N锤定音”,比如,美国的SAT(学业能力评估考试)就是一年考7次,且录取“三合一”(考试分数、平时成绩、综合素质),祛除“唯分数论”既减轻了考生焦虑,也降低了考试风险。
可以说,此次考研泄题事件,复试补救措施只是为考试“外衣”打了一块小小的补丁,这还不够。还亟须将“考试组织形式与招生制度”的漏洞填补上,还原其整体性、安全性,才能一刀斩断某些人用泄题牟利、以作弊“升级”的妄念,让非常严肃的人才选拔工作不至于跌入大面积信任塌方的危机。
两会——关于考研作弊







特价:4.99元原价:20元
亲,付款后不能复制,请按以下方法解决:
1、请按【F5】键刷新页面重新试一下。
2、如果仍复制不了,把付款记录截图给客服,客服会发复制验证码给你。
3、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请把付款记录截图、【网址】和【邮箱】发给客服。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到您邮箱。
复制方法:请刷新页面,然后按 Ctrl+C 复制。这时电脑会弹出对话框要求付费或输入验证码,你可输入验证码,然后点确定,就可以正常复制或下载了。

请刷新页面再重试,如果仍然无法复制,再加客服微信。

只需2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