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体会

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体会

时间: 写小易 0 分享

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王儒林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努力破解难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山西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既面临许多重大机遇,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破解"政治上、经济上、生态环境上、民生上"四大方面的"立体性困扰",必须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对解决山西问题、办好山西事情的重大意义,用改革破除利益藩篱、解决发展难题。

一、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治生态改善,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近期内出现的系统性、塌方式腐败问题,败坏了山西的政治生态,严重损害了山西的形象,阻碍了山西改革发展大局。大面积的腐败一方面说明官员个人党性修养、价值观、政绩观出了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与权力的制度、机制性制约不足直接关联,对权力的制度性约束缺位或虚化,权力没有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或者是"牛栏关猫"、徒具形式。可见,制度环境对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至关重要,特别是授权和限权制度。营造弊革风清的良好政治生态,就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治生态改善,实现弊革风清。

一方面,要实施"六权治本",加大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确定权力,就是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和"权责一致"要求,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权力加以规范和确认,确保权力来源合法;科学配置权力,就是按照权力制衡原则,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科学分解,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架构,防止权力过分集中;制度约束权力,就是按照"全面覆盖、全程到位、制度束权"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解决制度缺失和"牛栏关猫"问题;阳光行使权力,就是最大限度地解决公开透明问题,真正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合力监督权力,就是健全和落实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制度,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严惩滥用权力,就是对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严查严惩,坚决防止把权力变成谋私工具,把制度和党纪国法变成"稻草人".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省出现的腐败问题与我省资源配置方式的关联性表明,政府主要以行政手段配置煤炭资源,不仅效率低下,导致资源价款大量流失,还成为权力寻租的土壤和条件,产生官员腐败、分配不公。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这一问题,要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按照"凡事能由市场决定的都交给市场"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全力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大力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综合性煤炭管理体制。同时,必须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优化审批流程,促进简政放权,减少审批事项,彻底根除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巨额利益输送的土壤和条件。

二、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综改试验区建设,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是全国唯一的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综改区,既担负着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任,也担负着为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新路子的重任,是最富山西特色的"国字号"改革过程,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综改试验区建设为核心任务,而综改试验区建设必须以改革为根本和主线。

转型综改试验区获批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中央要求相比、与改革开放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相比差距还很明显。仅以产业转型为例,2013年全省煤炭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占到57.6%,上缴税费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仍高达68%,"一煤独大"的地位远未撼动。即使是从新上项目看,煤电、煤机、煤化工、煤加工等与煤有关的项目仍占较大比重,产业转型主攻导向不明晰、煤炭替代产业雏形尚未形成,"煤兴则兴、煤亡则亡"的宿命困扰态势在大部分地方还未扭转。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较多,但最根本的是相关领域改革滞后,经济体制不健全,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摆脱煤炭依赖,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就要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制约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促转型求突破。

一方面,要推动产业转型,实现煤炭产业向"六型"转变,走出一条"革命兴煤"之路。当前,重点是要在加快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综合性煤炭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突破,要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资源开采和环境治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上取得新突破,在建立资源型产业延伸循环促进机制和接续替代援助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要重点落实国家赋权的三项重大改革,又必须用足用活中央赋予山西的综改政策,先行先试、敢行敢试,能争取的设法争取,能突破的尽力突破,使山西从政策上得到更合理、更充分、更有效的生态补偿、民生补偿、利益补偿,促进全省经济的发展转型。

另一方面,要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等方面改革,稳定第一产业,优化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以及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户籍管理等多方面的改革,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通过深化企业制度、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当前,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只有在扎实推进中央部署的改革事项的同时,紧密结合我省实际,把着力点聚焦到解决制约我省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在关系全局的领域开拓思路、深化改革,重点加以推进。

第一,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企业由"大"向"强"转变。山西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大,经过兼并重组,一些国企航空母舰已然形成,但不可否认,存在着大而不强、胖而不壮的现象。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就要勇于提出改革的新思路,拿出改革的新举措,重点在股权结构、企业治理结构、收入分配、收益分配共享机制、重点信息公开等方面先行先试,不断促进国企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发挥国企在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中的主力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同时扎实推进省属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解决一股独大、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第二,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以量变带动质变。我省经济市场化水平不高,市场主体数量少,全省登记企业数和规模以上企业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倒数第一,规模以上企业数不足中部其他五省平均水平的1/3.要围绕破除非公经济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核心问题,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研究完善民营经济在市场准人、市场监管、市场竞争、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加紧清理废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在创办、成长、创新、税费、融资、办事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难题。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继续简政放权、切实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社会环境,形成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要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抢抓机遇主动而为,树立转型意识、创新意识和核心竞争力意识,共同打造山西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版。

第三,大力推进金融业改革,充分发展金融业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在现代经济运行中,金融活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两者互相促进,相互渗透。研究表明,目前山西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大力推进金融业改革,既要提高认识,把加快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上升到全省发展重要战略的高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金融、懂金融。要把金融作为现代产业来抓,把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关键产业来发展;另一方面,要采取具体的改革措施,通过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深化金融改革和创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和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等举措,重塑山西金融业新形象,使山西作为我国近代金融发源地能够再创辉煌。

第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民生领域改革。在农村改革中,要以中央和省委关于农村工作和农村改革一系列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尽快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有序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权、集体林权、农村房屋等产权交易和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方式等方式,坚持以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在民生领域改革中,要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改善民生工作的持续动力。当前要不断完善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举措,并抓好落实,特别是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通过打好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环境修复,重现绿水青山

解决环境污染,实现生态修复一是必须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低碳型"转变,以清洁开采为突破,推进煤炭绿色生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煤炭及相关行业低碳发展,以产权为纽带,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以政策为保障,完善煤炭清洁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此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化石能源清洁发展。二是着力推动煤炭产业向"生态环保型"转变,通过新建项目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区生态修复,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改革措施,强化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引导和规范社会行为。尤其是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使价格能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久久为功,还百姓青山绿水。

(作者为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体会

刘兆征

省委书记王儒林同志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系统分析了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与挑战,对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为我们深化改革、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一、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作用特殊、意义重大

二、深刻领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基本精神

《讲话》从战略的高度对当前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规定了任务,其中蕴含五方面的基本精神。

——破除一大障碍。即破除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王儒林同志指出,"进一步研究完善民营经济在市场准人、市场监管、市场竞争、金融创新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为此,要打破隐性壁垒,进一步降低民营经济发展的门槛,支持、引导和规范民营经济投资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文化旅游产业、卫生体育事业。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监管机制和手段,解决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多头监管、交叉监管的问题,增强对民营经济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杜绝出现监管缺失或监管过度。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产权和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法规,取缔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和收费,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同时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解决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做好两篇文章。即做好非煤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推进煤炭产业实现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和安全保障型转变。要通过改革文化旅游体制、发掘文化底蕴、塑造知名旅游品牌、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通过煤机等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煤层气探采储用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煤化工装备等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要以铝及铝镁合金等的精深加工和附加值提升为方向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要通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的培育,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要通过技术创新、装备和产品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要通过传统食品业做大做强、特色食品业做精做细、特色医药产业集群壮大,推动食品医药产业发展;要通过服务平台建设、政策扶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构建三个机制。即生态补偿机制、资源型产业延伸循环促进机制、接续替代援助机制。为此,要加快煤炭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污染责任追究的立法进程。要加快资源产权与环境产权的界定,引入市场化机制,出台生态环境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优选发电等大型污染企业和集中工业园区,进行第三方治理试点。政府要通过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第三方治理公司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推动我省环保服务业的率先发展。同时,必须建立资源型产业延伸循环促进机制和接续替代援助机制,通过建立资源型产业排污和能耗总量控制标准和资源产出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统计管理和考核,倒逼资源型企业延伸产业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设立政府出资、市场化运作的专项基金、科技项目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减免、用地和投资倾斜以及改善产业承接的环境等措施,促进资源型产业延伸循环,促进资源型产业的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

——突出四大改革。即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农村改革、民生改革。国资国企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当前的授权经营体制,探索建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并加快试点进程,建立市场化的国资收益分配机制,加快推动国企的分类管理,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国企改革,同时引入民间投资,在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中推动国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金融改革要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革,加快食品、商业百货等行业的优质企业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推进私募股权基金和众筹基金的稳步发展,推动非标融资和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的规范发展。农村改革要健全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快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推动农地抵押、担保等融资权能的实现,加快推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试点,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民生领域改革要加快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创业的扶持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推进五大开放。即在开放产业、开放平台、开放体制、开放环境、开放恪局建设上有突破。在推进开放产业的建设上,要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大承接服务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力度,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在推进开放平台的建设上,要通过太原枢纽铁路开放口岸的建设推动铁海联运的无缝对接;要在建设好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的同时,申建增设新的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在推进开放体制的建设上,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限制,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构建快速高效的立体通关体系。在推进开放环境的建设上,重点加强行政服务、政策法律、市场运营、人文社会和自然等环境的打造。在推进开放格局的建设上,要积极探索我省如何融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来提升开放水平的问题。

三、把握好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实践进程的重大关系

科学推进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实践进程,需要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

(一)净化政治生态与加快综改建设的关系。净化政治生态是落实中央对山西工作指示的首要任务,也是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的基础和重要政治保障。净化了政治生态,环境优、风气正,人才才能留得住,资金才能引得进,各级干部才会一心一意搞综改、谋发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就有支撑、有后劲。这样的内在关系要求我们,必须贯彻省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和实施"六权治本"的精神和重打"三个一批"组合拳、严肃整治"为官不廉、为官不为"的要求,在推进综改试验区建设的新时期,一定要重视净化政治生态对转型综改的促进作用,深刻认识到通过加大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可以进一步简政放权,破解腐败滋生的体制机制,斩断各种利益输送链条,从源头上减少腐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决把净化政治生态和转型综改试验紧密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两手抓、两手硬;要在思想认识、工作部署、实践推进上协调共进、良性互动、力度统一。

(二)法治山西建设与加快综改建设的关系。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法治山西建设,既是当前我省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可以为我们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围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地方立法,可以使转型综改试验于法有据;围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可以及时化解转型综改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与此同时,综改的内容、精神和方法也有助于推进法治山西建设。丰富的综改实践活动既是检验法律效力的有效途径,也为法律的立、改、废提供了现实依据。而对于法治建设和综改试验一些方面和问题上存在的暂时性不够衔接、协调的问题,要按照综改试验要于法有据的原则妥善处理。当前,我们要及时纠正少数人存在的综改是破旧立新、不受旧制度羁绊,可以突破现有法律的错误认识,坚决摒弃和制止以违法形式推行综改的错误行为,既要做到"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又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各项综改举措,进而推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

(三)市场作用发挥和政府作用发挥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推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必须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发挥政府作用看作一个整体,既要防止出现政府这一手伸的过长、市场这一手发挥不足的历史惯性,也要通过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的失灵",实现"两手"的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为此,一方面要加快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农场土地市场为主体的市场体系发展,加快企业、农民等市场主体的培育,加快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经纪、培训、法律等各种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政府在发展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方面的引领作用,在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退出方面的规范作用,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扶持作用。

(四)实现民生改善与加快综改建设的关系。加快转型综改是实现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实现民生改善能够促进转型综改发展。在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进程中,一方面,要从改善民生出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诉求推进改革。无论是体制机制改革还是产业转型、项目建设,都要坚持民生改善为先,都要在民生改善上着力。各级政府要将民生改善多个目标量化为转型综改的实施评价标准和约束性指标,要通过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深化各项民生改革,进一步促进就业增加、分配合理、社保完善、教育公平、住有所居,化解民困、民怨、民忧,实现民富、民安、民乐。

(五)加强顶层设计与发挥基层探索的关系。转型综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那一项改革,都关系到政府、企业、居民相互之间利益调整,涉及到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利益变动,增强转型综改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提高转型综改效果,离不开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同时,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的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没有先例,没有经验,想通过一个顶层方案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群策群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聪明才智,积极探索。综改要改得准、进展快、效果好,必须做到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一方面,要不断强化对综改的总体设计,加强研究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特别要密切关注新常态下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加强对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的苗头性问题的分析和研判,及时调整改革预案,做好政策储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转型综改"先行先试"的机会,通过营造宽容失误、允许试错的轻松氛围,鼓励基层积极投入改革,勇当转型的"排头兵",争做综改的"试验田",大胆推进"微改革",努力实现"微创新",不断总结一些能够推广、可以复制的做法和经验,用以完善修正顶层设计,形成上下联动推进综改建设的生动局面。

(作者为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在扩大开放中促进富民强省实现新突破——学习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的体会

张志芳

深入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就能够看出,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和对外开放的明显滞后,是制约富民强省目标实现的重要原因。经历30多年的改革发展,山西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委会精神,构建扩大开放的新格局、努力实现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已成为关系能否全面推进山西廉洁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统筹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扩大对外开放对促进富民强省具有的突出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革首先是传统观念的变革。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王儒林书记强调指出:"深化改革开放,先要解放思想".在山西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转型发展,构建扩大开放的新格局,必须再次吹响解放思想的冲锋号,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我们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

一方面,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山西省相对封闭,发展步伐不快、开放明显滞后,思想不解放是重要原因。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36年的发展,对外开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从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形势、大背景中来审视,就可以看到,在导致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依然比较落后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开放不足依然是其中突出的因素。目前,全省对外开放的规模、幅度、范围和层次都处于相对底端的水平,利用外资不多,外貌规模偏小,开发区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等,都直接限制了对外开放的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不能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实现大突破,山西经济社会就很难实现发展上的大跨越。

二、结合实际,切实推进扩大开放重大决策向实际成效的转化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在深入分析影响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的过程中,提出了构建扩大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的战略性任务。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就要按照全会精神要求,切实推进扩大开放决策向实际成效的转化,以开放促进转型、以开放富民强省的战略,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一要在招商引资、引进新型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发展和项目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必须抓住目前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汇聚地的机遇,重点引进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进驻山西。而在引进项目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延伸与发展,积极引进相关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和结算中心,增强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的自主性、主动权。同时,要认清并把握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服务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与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同步扩大,一方面加大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和服务外包的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跨国经营,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支持省内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全面提升山西经济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要在打造开放平台、提供开放型经济战略支撑上实现新突破。推进扩大开放需要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引进内资与引进外资并重。这就要求在一方面,努力扩大与省外经济体的联系,特别是注重与发达省份、区域和发展先进的行业、产业、企业的联系对接,特别要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抓住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契机,主动融人环渤海经济圈;积极融人中原经济区,加快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及港澳台等地区的招商及产业承接力度,加强相互交往和务实合作,学习成功经验,借鉴先进做法。另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建设开放口岸体系,推进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建设,积极发展临空、延路经济产业,实现港口功能向省内经济的延伸,为我省外贸物流提供畅通便利的出口;通过发展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在具备条件的地市申建增设新的保税区和按申建设立一批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在全省形成以综保区为中心、以保税监管场所为支撑的保税物流平台体系新格局,建设保税物流平台体系;通过推进国际产业园区体系建设。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特别是能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经验,推进全省生态修复治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接续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三要在构建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围绕山西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上存在的管理体制多元和管理范围交叉、外贸部门服务水平低、审批复杂等问题,要在继续办好能博会、农博会、晋商大会、文博会和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利用展会平台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的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加大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的对接力度,依托山西科技创新城打造服务山西、辐射华北乃至国内外的科技研发中心,并全面推进通关无纸化改革,积极融入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构建快速高效的立体通关体系,为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型经济创造条件。

四要在优化发展环境和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上实现新突破。要结合山西在发展环境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那些长期存在、人为设置的重重障碍进行专项治理,重点是打造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公平的政策法律环境、完善的市场运营环境、舒适的人文社会环境、天蓝地绿的自然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以良好环境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吸引项目和吸引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同时,要抓住国家强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山西历史人文、传统产业等优势,大力提升我省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针对性地同境外友好城市、优质企业及企业家在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领域开展务实交流合作,重现山西历史上作为"万里茶道"开拓者和古丝绸之路的拓展者的辉煌。

三、提挡升级,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质量

与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一样,扩大对外开放电存在一个提升质量和水平的问题。从山西的实际情况看,对外开放的明显不足既表现在"量"的差距上,更反映于"质"的成色上,"存量"与"增量"都需强化的双重任务,使山西对外开放的发展必须把提挡升级、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质量作为重大问题去认识并解决。

在思想认识上,要认清形势,明确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与导向。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当代中国社会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幕之后,全国范围内对外开放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对一个区域的发展而言,改革开放红利能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能不能注入新的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层次和质量。换言之,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山西扩大对外开放的实践,不能简单地沿着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路简单重复一遍。必须深入分析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特别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发展特点,结合山西实际,以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规划和确定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以拓宽开放领域、提升招商水平,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引导,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为重点,逐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竞争力。

在具体实践中,要突出重点,努力走出升级版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之路。要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山西经济发展的实际,着眼于解决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以持续推进开放招商、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深化对外经济合作为重点,把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的部署落到实处。当前,特别要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商务牵头、部门联动开放机制,强化项目带动、优化开放环境、拓展外需市场和发展空间,按照构建扩大开放新格局的要求,探索内陆型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现途径,在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的实践中,通过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加强与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一批具有产业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提升出口商品质量和档次,促进优势企业"走出去"等措施,强力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效果迈进。

在开放进程上,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发展环境。对外开放能否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与质量能否提高,根本上取决于开放的发展环境。同时,扩大开放也不是一时一阵子的实践,其长期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开放环境。因此,努力营造有利于开放的发展环境对扩大对外开放,对开放进程的持续推进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一方面,要在资源、企业、装备、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硬"环境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真正按照高起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求去设计、去谋划。另一方面,必须在与政策、法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人才建设与人才储备等方面切实实现"软"环境的优化。从全省的实际情况看,山西对外开放需要在"软"、"硬"环境的改善上共同发力,同时,又特别要在改善"硬"环境的过程中,对"软"环境的改善予以更多的重视。在这方面,尤其要注重完善扩大对外开放体制和机制,建立完善对外开放工作责任推进机制,加强对重要政策和重大事项的协调、督办,发挥好省、市、县三级对外开放工作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综合、协调、服务、督察的职能,条块结合、分工明确、步调一致地研究、解决、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并通过促进有利于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的法制法规建设,提高各级政府、执法部门和其他管理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等措施,强化要素保障,形成良好综合开放环境。

3535747669177344

咨询客服 咨询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