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体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的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因而,我们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它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也是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同志对于教育发展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确定了方向。
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空间技术及材料科学等广泛利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向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挑战.
为了应付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国际教育出现了如下革命的趋势:教育结构向整体化方向发展,全面和重点结合。所谓全面,是指整个教育体系都要进行改革,全体社会成员终生都要接受教育和培训。教育事业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所谓重点,是指抓好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应当培养人的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促使人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并将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现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普遍重视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以适应教育面向未来的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从整体上说来它是未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