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桃州镇第一小学 黄志丹
《刻舟求剑》出现在部编二年级上第五单元的《我爱阅读》板块,是对前面三篇寓言故事学习的延展补充。将之设计成续编故事,一则承接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点,二则从续编着手培养孩子编故事的能力降低了起始难度。
教学中设计了如下环节:简单回顾本单元课文轻松导入,阅读寓言故事做到能复述并理解刻舟求剑不可得,想象船靠岸以后的故事进行续编的口头表达,将续编内容写下来,师生共同欣赏评价。从学生的写话作品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首先,寓言故事将道理蕴含在故事之中,使其富有趣味性,这是寓言对读者最大的吸引力。同时兴趣也是孩子产生写作意愿的最大驱动力。但我在教学中的着力都集中在工具性的目标达成,对趣味性的挖掘太过欠缺,自己回顾都觉干巴巴的没甚意思,何况天性好动的孩子呢。
再则,在阅读寓言环节,最理想的状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自己理解体悟,懂得寓言的寓意。但我为了控制课堂时间,这个环节“越俎代庖”,直接以图示来暗示学生刻舟求剑不可能成功是因为船移动了,剥夺了学生充分感知、探寻文本的权利和乐趣,有些“急功近利”。
三则,在本节课教学重点环节——续编故事中,我出示了图片提示学生续编的三个部分内容:船靠岸以后那个人跳下江去找剑,那个人没找到剑怎么想,旁边的人怎么说。这种方式其实已经将学生续编的思维限制在固定的方向上,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小,对于通过续编慢慢过渡到学生自己编故事的长期培养目标只有桎梏,毫无益处。但上课的当下,我并不是意识不到这个副作用,只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之法。录课之前我曾试上,对这个环节的处理是没有图片和语言提示,放任学生自己想象,然而编出来的故事大多是:船靠岸以后,那个人跳下江去捞剑,被大水冲走了、淹死了或是被鲨鱼吃掉了。于是教学的精力都被花在将学生思维拉回不发生这些极端意外的轨道,最基础的教学目标都难以达成。课堂的张弛有道、有放有收讲求分寸,这也是本节课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之一。
最后,写作讲评环节应做到先赏读,再评价,我在赏读环节只做到了“读”,未阐释“赏”,是这一环节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