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备战期末考试。
学期临近期末,全体师生辛勤的劳动能否转化为丰硕的成果,需要我们作最后的努力。
教育部〔2018〕8号文件,要求全面扭转大学“宽进严出”现象。坚决取消“水课”,什么是“水课”?就是指没有学术要求的课,或被学生认为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什么是“清考”制度,就是指课程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补考也没有通过,学校会在毕业前再给一次或两次补考机会,让学生过关。
国内某省早在2010年就对高职院校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实行专业技能抽测和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抽测、抽检不合格不予毕业,并实行“学业预警”,向“混学”宣战,某高职院校2018年一次性清退22名学生,淘汰“水课”,使老师不能“混教”,就要创造“金课”。
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不一定正确,但成绩才是硬道理。
我们的学习是专业学习,它不像小学、初中的课程,可以凭借考前的突击就能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专业课程内容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练习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的做法需要培养,我们应当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进度学习。
那么,专业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有十大学习习惯,即专心听课的习惯、认真预习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积极应考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阅读自学的习惯、切磋琢磨的习惯、总结归纳的习惯。
今天,我重点讲及时复习的习惯和积极应考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以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
积极应考的习惯,从学生的角度讲,考试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对自己的评价,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学校的角度讲,老师为了检查教与学的近期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为了推动学生的系统复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校把考试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在考试复习前要进行动员,考试时要讲考场要求,设置考场,安排监考老师等等,要形成一定的紧张气氛。
为什么有的同学在考试时考不出应有的水平呢?这涉及到临考准备、临考发挥、考后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般有三个:一是学习因素,即知识能力的水平;一是心理因素,即情绪、意志等状况;一是方法因素,即会不会应考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考呢?首先,对参加考试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要给自己再施加压力。临考前,不要去想考试成败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尤其不夸大考试成败的影响,要想好万一考不好的“对策”,对自己的期望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其次,考试前要休息好。临考前要减轻学习负担,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要适当进行文体活动,要保证身体键康。再次,在考试过程中,注意答卷顺序,按先易后难的答卷法,审题要认真,想不起来,先放一放,做好后要仔细检查,更正错误。
我们要树立逢考必赢,逢赛必争的决心,因为人生处处是考场,在这里,我真诚地祝愿,祝愿老师们一学期汗水的结晶是丰收的硕果,我殷切地期望,期望同学们半学年心血的凝聚是成功的甘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