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广播电视大学演讲稿——农业教育:在实践中闪光
各位评委、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年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25周年,为了祝贺这一隆重的校庆,我带来了一瓶猕猴桃酒(向听众展示),让我们为中央农广校建校25年的辉煌,举杯!虽然这瓶散装酒很不起眼,但它却凝结着**农广校教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是农业实用技术和“三农”工作的结晶,也是农业教育在实践中的一个闪光点。**,是乌蒙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之所以穷,根本原因就是科学技术落后。
要实施科技兴县,作为农业教育的农广校,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从领导到职工,从教师到学员,每个人都在思考:我们能为**农业的发展做点什么?**农广校自1985年建校以来,共培养中专学员1698人;举办短期实用技术培训51683人次;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培训4868人;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培训1512人;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3765人,先后输往昆明、四川、广东等地从事非农职业;在**电视台开设“农业实用技术讲座”38期。
还采取多种形式,与云南农大、昆明旅游学校等联合举办专、本科及中专班,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科教兴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的领导并不满足于现状。
八年前,校长给我们讲了一则寓言:一个哲学家要过河,他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说:“不懂。”哲学家说:“那你将失去生命的一半。
”船到中流,起了同风浪,眼看就要翻船,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将失去生命的全部。
”寓言告诉我们,只有使农民既学会思考,又掌握生存技能,才可能发家致富。于是我们校长提出:让农技从书中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农村。
把碗长乡孔坝村作为试点,也作为实习基地,送一至二门农业使用技术,帮助那里的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到过孔坝村的人都知道,那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
当时多数农民穷得叮当响,一年人均有粮不到300斤,纯收入不到200元。改革开放的春风没有使这里开花结果,科学技术在这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生产工具被称为“1079”部队:“1”是一根扁担,“0”是一个背箩,“7”是一把锄头,“9”是一个舀子。
有的人家整个家当不值500元,住的是杈杈房,睡的是杈杈床,真可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房屋不遮风雨啊!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质,我们决定帮助农民发展魔芋和人工种植猕猴桃。项目确定了,农民愿意了。
但钱从哪里来?校长说,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好事,就总会有办法。当时,因工作需要,准备从联合办学的收入和上级给予的经费中拿出10万元买一辆双环越野车,后来只用了2万元买了一辆被人们戏称为“翻帮皮鞋”的二手吉普。
“翻帮皮鞋”怎么了?二手吉普又怎么了?这不就为咱们省下了8万元吗?加上到县扶贫办争取的1万元,教职工省吃俭用捐助的1600元,带着这来之不易的9万多元,带着猕猴桃和魔芋的种苗,带着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农广校派老师去指导,农技站具体负责,到碗厂乡组织参加过实用技术培训的学员实习,对农民进行逐家户、心连心、手把手地教啊!善耕者必有收获,有劳者必有成果,一年后,魔芋丰收,客商不断;三年后,猕猴桃挂果,看着个头硕大的累累果实,我们笑了,农民笑了,谁也没想到销路却成了问题。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碗厂乡的一位叫申杰的学员提出了一个好建议:办一个猕猴桃酒厂,对猕猴桃进行深加工。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农广校经过市场调查,多方求证,担保贷款5万元,动员农民集资5万元,办起了一个年产60吨的集体性猕猴桃酒厂。投资不久,所产猕猴桃酒便成为宾馆酒楼宴请宾客、部门接待的佳酿,在昆交会上也倍受青睐,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由此,我想到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余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农业科技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显示旺盛的生命力。
难怪门捷列夫说“科学的种子是为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如今的孔坝村已旧貌换新颜:茅草房、杈杈房,变成了水泥房;补丁衣服变成了靓丽时尚的新装;以土豆、荞麦为主食换成了白米饭加炒菜;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马路。
这里还办起了农民科技文化学校,文化室和合作医疗。,人均收入已达2014元,农民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
农技走出书本,走向农村,在这里找到了正确答案。由此,什么是“三农”问题,我懂得了;什么是现实生产力,我看到了;什么是利为民所谋,我理解了。
在中央农广校建校25年庆典之际,我想,行动是作为纪念的最好礼物,让我们用行动为“三农”服务,用行动为农广校增辉,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给金子再镀上一层金,给百合花再涂上色,给紫罗兰再洒上香水。”爆竹庆典,铁肩担就发展任;农业教育,善将科学化神威。
我相信,有我,有你,有我们大家,有我们农广人的共同努力,农广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