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介绍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家界介绍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家界介绍导游词1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五月四日,我们去游宝峰湖。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一道银白色的瀑布从对面的高山上直冲下来,轰隆隆的流水声像打雷一样。我高兴地叫起来:“好漂亮的瀑布啊!”
宝峰湖在高高的半山腰上。我们努力往山上爬,终于来到了宝峰湖边。宝峰湖周围群山环绕,湖水绿得发蓝,湖面非常平静,就像一面深绿色的大镜子。有几艘漂亮的游船在湖上缓缓移动。
我们一家也上了一艘游船。当我听到导游阿姨说湖水最深处有110米,最浅的地方也有65米时,我害怕得手和脚都发抖了,我紧紧挨着爸爸妈妈,生怕掉到湖里去。船开了,我看着那碧绿的湖水,看着看着,我就忘记害怕了。游船慢慢开过了“天门迎客”,我们看见湖边停着一条小小的花船,船上有一个穿土家服装的姐姐,她看到我们就唱起山歌来,我听不懂她唱的什么,但觉得歌声很好听,我都陶醉了。
我们一边听山歌,一边欣赏湖边的山。我看见有一座山峰像大肚子的'弥勒佛,有一座山峰像猪八戒的半张脸,有两座尖尖的山连在一起,就像一只张着大嘴的癞蛤蟆,听导游阿姨说,每到农历十五有月亮的夜晚,圆圆的月亮就正好挂在癞蛤蟆张开的嘴中,所以这处景点就叫“金蟾含月”。湖里还有一座独自挺立的山峰,就像一个石头雕刻出来的美女,她翘鼻子,小嘴巴,大眼睛,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你看她好像正在宝峰湖里梳洗打扮呢!
游船在宝峰湖里游了一圈,靠岸了,我们一家只好依依不舍地上了岸。
宝峰湖真美,难怪人们都叫它“人间瑶池”。
张家界介绍导游词2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宝峰湖由宝峰湖和鹰窝寨两大块组成。它是一座罕见的高峡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风光旖旎,是山水风景杰作。
宝峰湖水深72米,长2.5米公里,电视剧《西游记》中花果山水帘洞外景就拍摄于“奇峰飞瀑”。
湖中有两座叠翠小岛,近岸奇峰屹立,峰回水转。泛舟漫游,只见一湖绿水半湖倒影,充满诗情画意。“云梯万丈上天台,高峡平湖一鉴开,王母瑶池金扶,浣沙仙女下凡来”游宝峰湖,你就会欣赏到这样的诗情画意。群峰拥抱的宝峰湖,长约2.5公里,湖犹如一面宝镜,四面青山,一泓碧水,荡桨温游,格外惬意。坐在船上,环顾四周,千山耸翠,俯视水中,倒影慢移,碧水照相馆得群峰绿,人面桃花水映红。真是静极了,美极了!韩剧《九天洞》拍摄的湖水就是宝峰湖。
在湖中漫游,还可以见到湖心岛上的一些佳景,如“仙女照镜”、“高峡平湖”、“金蟾含月”也各有特色。
鹰窝寨为宝峰公园一景,进公园后西向登山数百石级,头顶的石峰裂缝如线,入口处有古城门雉堞,尽处有宝峰古寺,香火旺盛。崖上石径直上峰顶,相传旧社会有匪首如鹰盘踞山顶小寨。一线天是宝峰公园的一大绝景。峡谷长200余米,高100余米,平均宽度不足两米,中有小溪,溪畔石级盘旋而上,清幽无比,曲奥无穷。该游览线还有一系列景点,著名的鹰窝寨位于宝峰湖西南一绝壁之上。早年是著名的土匪寨子,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就拍摄于此。
张家界介绍导游词3尊敬的客人:
一路辛苦了!
此刻,您已经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张家界。我叫xx,是xx旅行社的职业导游,持证号码是xx号,市旅游投诉电话号码是:xx。
今天能为大家作导游,十分荣幸,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共同度过美好的张家界之旅。张家界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武陵山脉的腹心地段,所辖面积9563平方公里,总人口155.2万,张家界是个多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为主体的19个少数民族达111.8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2.06%,其中土家族98万人,白族10.8万人,苗族2.69万人(据1998年年底统计)。
张家界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6.8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258天,暑月平均气温28摄氏度,寒月平均气温5.1摄氏度,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四季气温宜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请你们回头一看:那就是闻名世界的天门山,相信大家对1999年12月举行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飞机穿越天门洞那壮丽的一幕仍记忆犹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条河,叫澧水,它发源于贺龙元帅的家乡桑植县的八大公山,穿越断崖峡谷达数百公里,流入八百里洞庭湖,是湖南四大河流中较少污染的、风光最美的“生态河”。国内首创的无动力橡皮舟旅游漂流,就在澧水上段中最精采的茅岩河。
张家界现代地貌骨架的初步形成,大约是在距今一亿年左右的中、新生代燕山——喜山时期。由于位处云贵高原隆起区与洞庭湖沉降区之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壮观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孤峭的石峰、深邃的溶洞、神出鬼没的地下阴河。我们此行第一站——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就是大自然造山运动的经典之作。
下面,我就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家界市的发展史。张家界市区以前不叫张家界,叫大庸,是古庸国所在地。史书记载:“庸,国名。《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楚灭庸。”故有“大庸,古庸国是也”的说法。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到了尧舜时代,“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于是中国历史上便有了“南蛮”一说。那座与天门山并肩而立的大山,就是崇山。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天下划成三十六郡,大庸划归黔中郡,黔中郡郡治在今沅陵县;后来,汉高祖刘邦又把大庸划给了武陵郡(今常德市),改充县;三国吴永安六年(263年),嵩梁山——就是现在的天门山,发生了一场大山崩,崩掉了半边山,也崩出了一个世界奇观——一个巨大的穿山门洞。吴王孙休认为是吉祥之兆,下旨将嵩梁山改名为天门山,并特地把武陵郡分出一部置天门郡,分管四个县,以提升天门山的政治地位。在以后长达一千七百二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庸几度兴废,先后历经了三十余次建置改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在大庸县北部大山中,发现了一片奇特罕见的砂岩峰林自然奇观,世界为之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