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红煤精神先进个人事迹
**,**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博客上,她把自己比作一块炽热燃烧着的煤。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从教十八年来,她正是带着这样一颗燃烧自己温暖和照亮他人的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的。
洪梅老师亲切随和,但追求梦想却坚定执着。在语文课上,教给学生应试的语文知识不是很难,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语文爱好者,让他们真正学会学习语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繁重的教学、班组管理工作之余,**从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营养,大胆创新,秉承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她把生活引入语文,让语文提高生活品位。学生在她的博客中这样留言:“煤姐的语文课对我们来说有点像社会课,在语文课上我们常听到关于人类、社会、人生各方面的知识。”与生活拉近距离让她的学生们爱上了“煤姐”的语文课。
以科研推动教学、促进管理是刘老师的又一特点。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是她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多年来,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不断充实完善的实践经验使她的教育教学工作如虎添翼,相得益彰。
刘老师认真研究作文教学规律,总结出以片断作文为起点,以仿写为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训练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公开发表作品20余篇,自XX年以来,共有85人次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刘老师也多次获得国家级指导教师一等奖。
“以老带新”是附属中学多年的传统,在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当起了“师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不仅以身示范,还热心指导,毫无保留,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与徒弟一起分享。现在,她的徒弟张艳、张雪瑶都成为学校独挡一面的教育教学能手。走出师大附中,刘老师同样发挥了一名骨干教师的作用,她多次在省市级教研活动中上观摩课,搞专题讲座,并且参加“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县区骨干教师,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与同行交流。
刘老师参加工作18年来,曾7次承担高三毕业班的教学,5次作为班主任送走毕业班,所带班级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我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头等大事,在工作实践中,注重积极情感的形成、意志品质的强化、优秀性格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会学习等,尽最大可能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催化剂作用,从而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各个方面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
2011年毕业的高三十二班三年前入校时有13名学生是自费和扩招生,但经过3年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和引导,这个班级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遥遥领先,而且在校内外的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XX年获得“大连市三好班级”称号。在2011年的高考中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文科状元榜眼产生在这个班级,而且全市前10名占了3名,整体平均分高达573分,创造了低进高出的教育奇迹。
为了这个奇迹,她付出了太多。每年的寒暑假,她集中家访,带过的每个班级,家访率都达到了学生总数的60%以上;高三时学生上晚课前吃凉的食物对身体不好,她自费给学生买来微波炉;学生家里有困难,她尽自己最大能力从经济上支援,精神上鼓励。而丈夫患病,手术及治疗期间她不曾耽误过一节课,女儿的作业她基本就没时间过问。今年毕业的一位学生在毕业后深情地说:“老师,跟了您3年,真是刻骨铭心。”
刘老师有一个班级管理的后花园——“红煤的blog”,自XX年6月开通以来,共写下300余篇文章,总计逾23万字。这些文字既是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悟反思,更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灵鸡汤。已毕业的学生张婷登录博客,回答十二班同学提问时说:“刘老师的指导,不仅对于高考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性格塑造和人生定位影响很大。”
洪梅老师在开博时这样写到:“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去了岁月的浮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充满光华的,因为我整天面对的不是没有生命的图表,不是一心与你捉迷藏的数字,而是一颗颗充满活力的年轻的心!蜡烛可敬,但它的命运却是可悲的,我不喜欢悲剧的命运,“煤”燃烧起来是光芒四射的,“红色的煤”一如自己的职业,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我真的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