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优化(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优化篇一
(一)学校的准备。
■1.各地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具备基本防控条件,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后,作出错时错峰开学的决定,周密准备,分学校、分批次、分生源、分时段通知学生返校报到,有序推进学校开学复课。
■2.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
■3.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统筹调度开学复课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密切沟通,加强协作,建立监测督查机制、应急快速反应机制、任务包干包片机制。形成教育、卫生、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确保开学前学校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
■4.根据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来源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提前熟悉掌握当地医疗服务预案。
■5.落实学校主体责任,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并进行培训、演练操作。
■6.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专人全面负责学校清洁消毒工作,包括消毒产品的管理、组织实施、工作监督等。
■7.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所有场所开窗通风。
■8.在学校内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9.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教职工的准备。
■1.每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
■2.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学习各项防控制度,并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
■3.符合返校条件的教职工可经校内相关部门、学院备案审批分批返校,做好开学准备和各项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
(三)学生的准备。
■1.每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
■2.在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返校时间前,遵守有关规定,不得提前返校。
■3.返校前安心居家,做好在线学习,学习和掌握个人防护知识,并做好返校前物资准备。
■1.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2.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尽快通过安检通道。
■3.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4.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与他人正面相对;若乘坐厢式电梯,与同乘者尽量保持距离,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过多。
(一)学校管理要求。
■1.严格日常管理。坚持点名制度,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动态、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2.从严控制、审核各类涉及学生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佩戴口罩。
■3.学生返校后不召开聚集性会议,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鼓励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或线上展示交流活动;确需开展现场活动的,需按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
■4.学校食堂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学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减少人员并拉开距离;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实行人员限流。
■5.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6.加强重点场所地面清洁消毒。应当加强学校食堂、浴室及宿舍地面的清洁,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 7.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8.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9.加强校园内、宿舍内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0.严格落实学校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还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11.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学校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
■12.加强健康宣教课堂,由专人定期对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管理,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热线指导平台。
(二)学生管理要求。
■1.学生到校时,应当按学校相关规定有序报到,入校前接受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入校;无特殊情况,尽量避免家长进入校区。
■2.在校期间,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每天保持适量运动,选择人员较为稀疏的空旷开放空间进行室外运动。
■3.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去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必须正确佩戴口罩。
■4.做好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5.宿舍定期清洁,并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如需消毒处理,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清洗。
■1.教职员工或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口罩。
■2.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3.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4.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1.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新生不报到。
■2.境外师生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
■3.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健康监测并填报健康卡,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学习和工作。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优化篇二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多校址办学的中小学校,每校址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工作联络人。
2.加强联防联控。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卫生健康部门加强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3.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订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做好应急演练,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沟通衔接。
4.做好保障物资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5.校园内清洁消毒。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1.登记排查入校全体人员。提前掌握教职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要求所有师生员工做好入校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对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人员,应督促其及时就医,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2.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住宿学生增加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要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报告、监测。
3.相关人员风险排查。建立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日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学生或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
4.加强巡查。学校应每日开展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5.控制校内人员密度。学校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措施,错时安排校内各班级作息,在入校离校、课间休息、用餐、如厕、进出宿舍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所有可能引起人员排队聚集的场所均设置1米线,引导学生不追逐打闹、不握手、不拥抱。
6.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适当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或线上展示交流活动,确需开展现场活动的,需按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
7.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通过微信、校园网、校讯通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8.加强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师生员工,更要做好心理疏导。
9.加强家校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在学校正式通知返校前,不得提前返校,安心居家,做好线上教学或学习、返校前物资准备。
10.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1.科学佩戴口罩。学生应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口罩佩戴应遵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原则。
12.加强近视防控。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师生家长要引导学生注意做好近视的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3.途中防护要求。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下学到家应及时洗手。
14.对住校生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15.注意工作人员防护。老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和定期洗涤、消毒。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16.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开学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优化篇三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新冠肺炎病毒对学生和幼儿造成危害,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预防控制指南,结合卫健部门对学校卫生清洁消毒要求,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定本工作指南。
指南共分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清洁、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即时消毒、终末消毒、常见消毒剂及配置和注意事项七部分。
个人卫生
(一)教职员工、学生(幼儿)要做好健康监测。
(二)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会议室、教室内人员密集空间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有咳嗽症状的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三)鼓励学生(幼儿)多到室外空旷场所活动,多晒太阳。
(四)严格落实手部卫生清洁措施。在咳嗽、打喷嚏后,摸公共物品后,餐前便后,接触宠物后,有分泌物污染手时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也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搓揉双手。
(五)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服,工作服应当定期清洗、消毒(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接触食物时应戴口罩和帽子。
环境卫生清洁
(一)校区环境应以卫生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二)每天应及时清除校园内落叶、积水、污水、污物等,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避免蚊蝇等病媒生物滋生。
(三)加强各类学习、生活、娱乐、工作场所的卫生和通风,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休息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寒冷季节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开窗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四)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场所,尽量减少人员进出。可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具体操作见本文第三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五)疫情期间,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如教室、图书馆、活动室、室内体育馆等的日常预防性消毒,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要求一批次学生进去消毒一次。(具体方法见本文第三、六部分)。校园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有14天内重点疫区停留史和与疑似病例接触史的,应及时与属地卫健部门联系,开展即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具体方法见本文的第四、五、六部分)。
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
(一)
手部消毒
学校应在校园内配置足量的洗手设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应配备充足的肥皂或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从校外返回后、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等进行洗手,双手被呼吸道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咳嗽、清洁鼻子),触摸眼睛、鼻及口后,应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必要时用75%的乙醇或有效碘含量为3000mg/l~50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1~3分钟。
(二)
空气消毒
每天室内通风不少于3次,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连续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具体清洗消毒方法参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清洗规范执行。
3.室内空气可采用500mg/l有效氯溶液,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喷洒消毒。
(三)
空调滤网
每周清洗消毒1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秒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四)
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讲台、课桌椅、窗台、角橱、门窗把手、毛巾格、床栏、电话机、开关、洗手盆、坐便器、台面、玩具架、玩具收纳筐等高频接触的部位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五)
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每餐工作完毕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六)
集体食堂餐具消毒
1.餐(饮)具应先清洗后消毒。
2.首选物理消毒方法,流通蒸汽100℃作用20~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30分钟,或餐具消毒柜消毒。
3.不能使用热力消毒的餐饮具可采用化学消毒法,可用0.1%~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以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七)
体育运动器械消毒
应定期进行湿式清洁,必要时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或晾干。
(八)
校医室诊疗用品消毒
1.体温计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保洁备用。
2.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3.红外线测温仪的探头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九)
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到湿润,等待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
(十)
卫生洁具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待用。
(十一)
校车的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用75%乙醇或1.5%-3.0%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消毒1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十二)
宿舍的消毒
宿舍进行彻底清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要定期开窗通风,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生预防性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即时消毒
学校发现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人员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时,应立即进行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卫健部门,对该患者所活动过的场所与接触过的物品,要在当地卫健部门指导下进行彻底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卫健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二)在卫健部门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例和亲密接触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即时消毒。
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定点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应及时联系属地卫健部门对学校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常见消毒剂及配制
(一)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标识有效氯含量5%):含消毒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2.消毒粉标识有效氯含量12%,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3.含氯泡腾片标识有效氯含量500mg/片:1片溶于1升水。
搅拌混匀后使用。作用时间半小时。
(二)75%乙醇消毒液:又称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三)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注意事项
(一)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二)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