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天》观后感2篇
老百姓是天观后感医务(一)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唱出了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电影《老百姓是天》中的老沈是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再现了老沈从事信访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和对家庭深深的愧疚,事迹真实、感人,使我的心灵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礼,使我的思想得到一次升华。
老沈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利给父老乡亲办过一件私事,在他的母亲去世时,当地五里泥泞的山路与孝子不能抬棺的习俗使他感到了真的很难,因为他没有人呀,他即悲痛又担心没有抬棺的人,打算按照老母亲的嘱咐火化。凌晨三点,当他打开户门时,看到的是全村的乡亲,一个都不少!听到的是“长瑞,你是一个好儿子,是我们村的骄傲”。再看看远处,长长的火炬映照山峦,摇曳的火把蜿蜒而来,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面孔透出浓浓的亲情。这一刻,他跪下了,是那样的从容,是那样的深情。 如果没有他诚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人民群众又怎么会这么支持他、拥护他呢? 人民至上,到我为止 有一种觉悟叫责任,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品德叫良心,有一种声音叫旋律。他没有忘记参军离家前的那顿饭,他没有忘记村支书的一番话,他没有忘记组织部老部长的忠告,他没有忘记入党时的誓言,他更没有忘记娘的情、党的恩。把忠诚化为爱处处播撒,把责任化作奉献处处有为。 在查处案件的过程中,他面对隐情巧施妙方,使真相大白;他面对误解以理相劝,笑泯愁怨;他面对辱骂义正言辞,坦荡无邪;他面对威胁声色不惧,斩钉截铁;他面对黑恶顶天立地,誓不低头。对那些因改革创新触动少数人利益而受到错告和诬告的干部,他顶住压力,彻查案件,先后为392名被错告、诬告的同志正了名,给他们卸下了包袱,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老沈”就是这样的干部,在他心里人民是至上的,所以他才会践行自己的为官之道: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就让它“到我为止”。这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就是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这就是人民的公仆、百姓的“保护伞”、弱者的“撑腰人”。只有如此,惟有如此,百姓才会出现笑脸,人民才能心平气顺,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安康繁荣。
如果老百姓是天,那么你就是通天的桥梁。人和人,岗位可能不同,职业可能不同,但只要明白了“老百姓是天”的道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任何人都会在本职岗位上赢得尊重、实现价值。
老百姓是天观后感医务(二)
我有幸观看了影片《老百姓是天》,影片情节真挚感人,我被片中主人公“老沈”沈祥瑞的形象深深打动。在同事们的眼中,他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满腔热情的带领大家开展工作,抒发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情怀。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中学教师,我结合自己的职业谈谈影片带给我的思考。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现实社会中有些党员利欲熏心,贪得无厌,行贿受贿,严重毒化社会风气,败坏党的形象。这些人是党的肌体里的毒瘤,是蛀蚀党的执政根基的蛀虫,是党和人民的死敌。这其实是一种对党的不忠和背叛。老沈是党内的清洁员,十几年,他一身正气、秉公执纪,带队查处了近500起案件,有47名严重违纪的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我认为老沈工作的动力之源就是对党的忠诚。
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曾道出了职业忠诚的本质,那就是:对事业的默默献身精神和忠诚意识;对事业执着追求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种良善的劳动态度和工作作风;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当前,社会浮躁、功利,但教育不能浮躁、功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不能浮躁、功利。我认为,教师的忠诚,应集中体现在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执著信念,对每位学生的大爱之心和无悔付出,对高尚师德的默默坚守和不懈追求。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体现了一种信仰,这是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执著。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就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也就是要充满对每位学生的热爱。“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代表着一种品质,这是对高尚师德的坚守。
影片名为《老百姓是天》。天者,位置在上、覆盖大地。把老百姓比作天,就是把人民群众看作高于一切,看作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真正的主人。在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在一次办案结束后,老沈问一位村里的大姐:“老姐姐,你信共产党吗?”这位农妇眼含热泪地说:“我信!”正是老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片中作为新生代青年的代表小惠,在自己亲身经历了那段办案的时光后,由原先的不相信典型到最后自己深受感动,要求留在纪委工作,要做老沈这样的人。毛主席说:“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沈就是一名进步的干部,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